送劉大理守衢州府

西寺平反久,南邦出守初。 高門廷尉宅,五馬使君車。 海岫晴浮越,河關暮泊徐。 蒼生望杜母,行駕莫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寺:指西方的寺廟,這裏可能指劉大理曾在西方的寺廟中平反冤案。
  • 平反:糾正錯誤的判決,恢復名譽。
  • 南邦:指南方的地區,這裏指衢州府。
  • 出守:指出任地方官。
  • 高門:顯貴之家,這裏指劉大理的家庭背景顯赫。
  • 廷尉:古代官名,掌管刑獄,相當於現代的法官。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因爲太守出行時乘坐五馬之車。
  • 海岫:海邊的山峯。
  • 河關:河邊的關隘。
  • 杜母:指杜甫的母親,這裏用以比喻劉大理的母親,希望他不要猶豫,儘快出發。
  • 行駕:指出行的車輛,這裏指劉大理出行的車隊。
  • 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決。

翻譯

在西方的寺廟中,你已經多次平反冤案,如今初次出任南方的衢州府守。你出身於顯赫的家族,如同廷尉般公正,乘坐着象徵太守身份的五馬之車。海邊的山峯在晴朗的天空下顯得格外清晰,河邊的關隘在傍晚時分靜靜停泊。百姓們都期待着你的到來,就像期待杜甫的母親一樣,所以請不要猶豫,儘快出發吧。

賞析

這首詩是何景明送別劉大理出任衢州府守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劉大理的讚揚和期望。首聯回顧了劉大理在西寺平反冤案的功績,頷聯則描繪了他出任南邦的情景,暗示其家族背景和官職的顯赫。頸聯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壯闊的氛圍,尾聯則直接表達了對劉大理的期待,希望他不要猶豫,儘快出發,以解百姓之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劉大理的品格和才能,也體現了詩人對其的深厚情感和殷切期望。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