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公儀移樽鹹平寺同李少白鄭長玉閔文逸作

· 佘翔
漢廷侍從氣翩翩,載酒何來繡佛前。 秋入雙林停白馬,人從三竺禮青蓮。 旃檀風細仙幡動,優鉢花明彩筆懸。 莫是詩名陶謝並,更憑醉裏一逃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薛公儀: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移樽:轉移酒杯,指改變飲酒的地點或方式。
  • 鹹平寺:寺廟名。
  • 李少白鄭長玉閔文逸: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漢廷侍從:指在朝廷中擔任侍從的官員。
  • 翩翩:形容風度優雅、舉止輕盈。
  • 繡佛:指精美的佛像。
  • 雙林:佛教中的地名,指佛陀涅槃的地方。
  • 白馬:指佛教傳入中國時,有白馬馱經的傳說。
  • 三竺:指杭州的靈隱、天竺等佛教聖地。
  • 青蓮:佛教中象徵清淨的蓮花。
  • 旃檀:一種香木,常用於佛教儀式。
  • 仙幡:佛教中用於儀式的旗幟。
  • 優鉢花:即優曇鉢花,佛教中象徵無上珍貴的花。
  • 陶謝: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代表高潔的文學風格。
  • 逃禪:指逃避世俗,尋求禪理。

翻譯

漢朝的侍從們風度翩翩,爲何帶着酒來到這繡佛前?秋天已深,雙林之地,白馬停歇,人們前往三竺之地,向青蓮致敬。旃檀的香氣中,仙幡隨風飄動,優鉢花的光彩照亮了懸掛的彩筆。莫非是因爲詩名與陶謝並列,更憑藉醉酒之中,尋找禪理的逃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羣文人在鹹平寺的聚會,通過豐富的佛教意象和歷史典故,展現了他們的文化修養和精神追求。詩中「漢廷侍從氣翩翩」一句,即展現了他們的風度與地位,而「秋入雙林停白馬,人從三竺禮青蓮」則通過佛教聖地和象徵物,表達了他們對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嚮往。結尾的「莫是詩名陶謝並,更憑醉裏一逃禪」則透露出他們希望通過詩歌和醉酒來尋求精神上的超脫和自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明代文人對於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