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偕友人自蓬萊驛乘舟謁禹陵

· 佘翔
駐馬山門望翠屏,禹陵風雨晝冥冥。 峯巒回合朝羣后,鬆檜參差護百靈。 輦道草荒嚴伏臘,袞衣廟古肅丹青。 祖龍亦是東巡者,秦望寥寥片石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萊驛:驛站名,位於今山東省蓬萊市。
  • 禹陵:大禹的陵墓,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冥冥:昏暗的樣子。
  • 回合:環繞。
  • 羣后:指諸侯。
  • 鬆檜:松樹和檜樹,常綠喬木。
  • 百靈:指各種神靈。
  • 輦道:古代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
  • 伏臘: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
  • 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
  • 丹青:指繪畫。
  • 祖龍:指秦始皇。
  • 東巡:指秦始皇東巡。
  • 秦望:山名,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片石銘:刻在石片上的銘文。

翻譯

在雨中與友人一同從蓬萊驛乘船前往禹陵,山門處駐馬遠望,只見翠綠的山巒如屏風般展開,禹陵上空風雨交加,白晝也顯得昏暗。羣山環繞,彷彿諸侯朝拜,松樹和檜樹參差錯落,守護着百神。帝王車駕經過的道路上,荒草叢生,祭祀的痕跡已不明顯,古老的廟宇中,繪有卷龍的袞衣和丹青肅穆莊嚴。秦始皇也曾是東巡的帝王,但如今只剩下秦望山上寥寥無幾的片石銘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中乘舟前往禹陵的情景,通過風雨、山巒、鬆檜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詩中通過對輦道、袞衣廟等歷史遺蹟的描寫,表達了對古代帝王和歷史的緬懷之情。最後以秦始皇東巡的典故作結,暗示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