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鬆行

嶽州地多古松樹,千株萬株植官路。 故老猶能記歲年,行人不解知朝暮。 臨江西來煙霧起,夾谷連山一百里。 黛色寒通七澤雲,秋聲夜捲三江水。 郡城之北江水東,鄂王祠廟丹青空。 英雄爲謨本宏遠,古水至今多烈風。 忠魂義魄杳何在,故物依然見遺愛。 繁枝百世人不剪,直氣千尋我當拜。 六年前過蒲圻城,古鬆陰中三日行。 空山倒掛雷雨黑,盛夏常貯炎風清。 郵亭傳舍總蕭瑟,鬱抱煩襟亦飄逸。 回巖峭壁奔洪濤,老蔓長藤翻白日。 只今復向巴立道,野草漸多鬆漸少。 仄徑孤根半蝕苔,夕陽幾樹空垂蔦。 昔時所見合抱材,斷枝落葉隨蒿萊。 過客山中想清籟,行徒道上愁黃埃。 輦山輿嶺萬千重,半作豪家樓上棟。 古人之力今人勞,大廈明堂不得用。 年年官吏催斧斤,故老雖怒那敢嗔。 傍枝出地子成樹,野婦山樵摧作薪。 驛前數幹聊可數,我忽見之再三撫。 霜皮露甲如虯蟠,霧鬣煙鬟學龍舞。 陰森氣象凜猶昔,翠色長標不可侮。 荒林曠野識者稀,終爲誰家起廊廡。 回首鄂廟秋山阿,廟前之樹無高柯。 鬼神訶護亦徒爾,英靈不返將如何。 達人且勿怨搖落,志士胡爲傷轗軻。 君看世事盡如此,拔劍聽我鬆前歌。
拼音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