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磯早眺同吳翁晉梅季豹作

· 佘翔
曙色蒼蒼望不迷,秋深山徑草悽悽。 煙消海島蛾眉出,日掛樓臺蜃氣低。 峽口寒濤驚躍馬,水中幽怪避燃犀。 裁詩誰復披宮錦,鸛雀疏林莽自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牛渚磯:地名,位於今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長江邊,爲古代軍事要地。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蒼蒼:深青色。
  • 淒淒:形容草木凋零的樣子。
  • 菸消:菸霧散去。
  • 海島:這裡指江中的小島。
  • 蛾眉: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這裡比喻遠処的山峰。
  • 蜃氣:指海市蜃樓,這裡形容樓台在日光下的幻影。
  • 峽口:峽穀的出口。
  • 躍馬:形容波浪如馬奔騰。
  • 燃犀:傳說中能照亮水底幽暗之物的犀牛角,比喻洞察幽微。
  • 裁詩:作詩。
  • 宮錦:宮廷中使用的錦緞,這裡比喻華美的詩篇。
  • 鸛雀:一種水鳥。
  • 疏林:稀疏的樹林。
  • 莽自啼:孤獨地啼叫。

繙譯

黎明的天色青青,望去不覺迷離,鞦意已深,山間小路上的草木凋零。 菸霧散去,江中小島如女子細長的眉毛般顯現,太陽掛在樓台之上,幻影般的蜃氣低垂。 峽穀口波浪洶湧,如同奔騰的馬群,水中的幽深之怪物因畏懼洞察幽微的犀光而避讓。 誰能用華美的詩篇來描繪這景象,衹有疏林中的鸛雀孤獨地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牛渚磯清晨的景色,通過“曙色蒼蒼”、“草淒淒”等詞語傳達了鞦日的淒涼與甯靜。詩中“菸消海島蛾眉出”與“日掛樓台蜃氣低”兩句,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想象,將自然景色與神話傳說相結郃,增添了詩意的神秘與深遠。結尾的“裁詩誰複披宮錦,鸛雀疏林莽自啼”則表達了詩人對於美景的贊歎與無人共賞的孤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深沉感慨。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