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見梅

二月寒梅開滿枝,素心寧與豔陽期。 攀桃映李千花妒,弄日含風一樹垂。 不向天涯傷歲暮,豈緣江北見春遲。 巡檐一笑聊相慰,鬥色爭妍非爾時。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素心:純潔的心地。
  • 豔陽:明媚的陽光。
  • 攀桃映李:形容梅花的美麗,與桃花、李花相映成趣。
  • 弄日含風:形容梅花在陽光和風中的姿態。
  • 巡檐:沿着屋檐走。
  • 鬥色爭妍:形容各種花競相展示美麗。

翻譯

二月的寒梅開滿了枝頭,它純潔的心地難道只期待明媚的陽光嗎? 梅花與桃花、李花相映成趣,千花都嫉妒它的美麗,它在陽光和風中垂下一樹的姿態。 它並不因爲身處天涯而感傷歲月的流逝,也不是因爲在江北才見到春天的遲來。 沿着屋檐走時,我對着梅花一笑,只是爲了暫時安慰自己,因爲現在並不是各種花競相展示美麗的時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二月寒梅的孤傲與美麗,通過對比其他花卉,突出了梅花的獨特氣質。詩中「素心寧與豔陽期」一句,既表達了梅花純潔的心地,也暗示了它不隨波逐流的品格。後文通過「攀桃映李」、「弄日含風」等生動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襯托梅花的美麗。結尾的「巡檐一笑聊相慰」則透露出詩人對梅花的喜愛與自我安慰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獨特魅力的讚美。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