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城見梅二首

· 葉顒
桃杏紛紛正得時,疏梅高潔合知幾。 如何萬卉嬌春日,猶有孤芳駐夕暉。 未要板橋尋蠟屐,最宜沙路試羅衣。 輕鞋小扇孤山下,絕勝逋仙踏雪歸。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疏梅:稀疏的梅花。
  • 高潔:高尚純潔。
  • 知幾:知曉時機,懂得適時的隱退或避讓。
  • 萬卉:各種花卉。
  • 孤芳:獨特的芳香,比喻高潔的品格或獨特的才華。
  • :停留。
  • 夕暉:夕陽的光輝。
  • 板橋:木板搭建的橋。
  • 蠟屐:塗有蠟的木屐,古代的一種鞋子。
  • 沙路:沙灘上的路。
  • 羅衣:輕薄透氣的衣服。
  • 輕鞋小扇:輕便的鞋子和小巧的扇子,形容輕鬆自在的生活。
  • 孤山:獨立的或偏僻的山。
  • 逋仙:指逃避世俗的隱士。

翻譯

在桃杏盛開的時節,稀疏的梅花以其高潔之姿知曉何時該隱退。儘管萬花在春日嬌豔,仍有孤傲的芳香在夕陽下停留。

無需去板橋尋找塗蠟的木屐,最適合在沙灘路上試穿輕薄的羅衣。穿着輕便的鞋子,手持小扇,在孤山下漫步,這絕對勝過隱士在雪中歸來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其高潔、孤傲的品格。詩中「疏梅高潔合知幾」一句,既讚美了梅花的品格,又暗含了對適時隱退的智慧的讚賞。後兩句通過對春日萬花的對比,更加突出了梅花的獨特與不凡。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描繪一種輕鬆自在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梅花的讚美,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高潔生活的理想。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