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丞四民圖歌

漁舟暝入桃花潯,春山如聞樵採音。 高原犁鋤被煙雨,書閣窈窕穿松林。 中丞雅愛山水障,清晨自掛高堂上。 綠樹逶迤轉衆流,白雲合汨開層嶂。 萬里寧論戰伐功,百年宛見昇平象。 憶昨寇盜日橫行,中原白骨哀蒼生。 攜男抱女路斷絕,痛哭不見天邊城。 漁奔樵竄學士徙,縱有隴畝無人耕。 至尊九重憂旰食,命公殺賊賊始平。 近郊無復戎馬跡,比屋仍傳雞犬聲。 明公壯年心許國,何況此身際日月。 二載驅馳掃漢南,一時談笑清河北。 出閫三分大將旗,來朝獨擁諸軍節。 樂土重開白日光,普天不動黃塵色。 即今西戎忽復驕,朝廷親遣霍嫖姚。 已聞土魯還金印,不見中丞下赤霄。 形像雲臺猶未畫,姓名麟閣早須標。 開圖更賦出車什,四海甲兵從此銷。
拼音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陽人,字仲默,號大復。八歲能作文,十五中舉人。弘治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劉瑾用事,謝病歸。瑾敗,以薦除中書。時武宗多以佞幸爲義子。景明疏言“義子不當蓄,宦官不當寵”。官至陝西提學副使,以病投劾歸,抵家而卒。與李夢陽齊名,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時人言天下詩文必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並稱四傑,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稱七才子,即所謂“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後,論詩每相牴牾。申何者謂何詩俊逸,李詩粗豪,蓋風格實有區別。有《大復集》、《雍大記》、《四箴雜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