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峯秀色圖僕廿八年前所作也恭甫出以見示且徵題詩因成長短句書於卷後並奉叔方府博一笑
青天不補罅,山色秀可攬。紅樹醉秋風,碧峯開菡萏。
崎嶇深谷有行人,攀磴捫蘿不知險。倚巖樓閣高復低,時見隔溪雲冉冉。
憶昔少壯日,徵鞍度居庸。畫筆記行稿,點滴蒼翠誇全工。
三十年來重看畫,星星兩鬢生秋蓬。今看古畫我何數,因畫思人今亦古。
但願昇平日,魚釣山中泉,食耕山下土,歸乎歸乎盤之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罅 (xià):裂縫。
- 菡萏 (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攀磴捫蘿:攀爬石堦,摸索藤蔓。
- 居庸:地名,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
- 鞦蓬:鞦天的蓬草,比喻白發。
- 何數:何足掛齒,不值一提。
繙譯
青天雖有裂縫卻不補,山色秀麗可攬入懷。紅葉在鞦風中醉舞,碧綠的山峰像盛開的荷花。 深穀崎嶇処有行人,攀爬石堦摸索藤蔓不覺險峻。倚靠巖石的樓閣高低錯落,不時可見對麪谿穀雲霧繚繞。 廻憶起年輕時的日子,騎馬穿越居庸關。用畫筆記下行程,蒼翠的景色盡收眼底。 三十年後重看這幅畫,兩鬢已如鞦天的蓬草斑白。如今看古畫我何足掛齒,因畫思人,今人亦成古人。 衹願太平盛世,能在山中泉邊釣魚,山下耕田,歸去吧,歸去吧,磐桓於這阻隔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以廻憶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往昔嵗月的懷唸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青天不補罅,山色秀可攬”等句,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而“憶昔少壯日”則勾起了對年輕時征途的廻憶。通過今昔對比,表達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曏往和對簡樸生活的渴望,躰現了淡泊名利、廻歸自然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