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自得北遊

平原門下客三千,毛遂當時獨妙年。 脫穎機鋒吾已得,治安籌策子何先。 江淮故道蒼煙外,楚漢孤城落照邊。 今日送君何限意,秪將忠孝足家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原門下客三千:指平原君門下有衆多食客。平原君,戰國四公子之一,以養士著稱。
  • 毛遂:戰國時期平原君的門客,以自薦而聞名。
  • 妙年:指年輕時期。
  • :指錐子尖。
  • 治安籌策:指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策略。
  • 江淮故道:指江淮地區的古道。
  • 楚漢孤城:指楚漢相爭時期的孤立城池。
  • 落照:指夕陽的餘暉。
  • :同“衹”。
  • 忠孝:指忠誠和孝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道德準則。

繙譯

在平原君門下,有三千食客,而毛遂儅時正是年輕有爲。 他脫穎而出的機智我已經領悟,而關於治理國家的策略,你又有什麽先見之明呢? 江淮的古道在蒼茫的菸霧之外,楚漢時期的孤城在夕陽的餘暉邊。 今天送你遠行,心中無限感慨,衹希望你能將忠誠和孝順作爲家傳的美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平原君門下的毛遂和自己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年輕有爲的贊賞和對國家治理的深思。詩中“江淮故道蒼菸外,楚漢孤城落照邊”描繪了蒼茫的歷史背景,增添了詩的厚重感。結尾的“秪將忠孝足家傳”則是對友人的期望,也是對傳統美德的強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未來的關切。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