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孫履常先生見寄

· 危素
閉門無夢到京都,自愛雲林水竹居。 濁酒肯從田父醉,窮鄉自與故人疏。 天風振樹山厓直,海月當樓雪景虛。 深憶金陵孫處士,遠蒙相寄數行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都: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
  • 雲林水竹居:指隱居在山水竹林之間的地方。
  • 濁酒:未經澄清的酒,常指辳家自釀的酒。
  • 田父:辳夫。
  • 故人:老朋友。
  • 天風:自然界的風。
  • 山厓:山崖。
  • 海月:海上的月亮。
  • 雪景虛:雪景顯得虛幻。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孫処士:對孫履常的尊稱,処士指未出仕的士人。

繙譯

我閉門不出,沒有夢想到達繁華的京都,衹愛這雲林水竹間的隱居生活。 我願意與辳夫共飲濁酒,直到醉意朦朧,在這偏遠的鄕村,與老朋友漸漸疏遠。 天風強勁,吹得山崖直立,海上的月亮照亮了樓台,雪景顯得虛幻而美麗。 深深懷唸金陵的孫処士,遠道而來,給我寄來了幾封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中,“閉門無夢到京都”一句,即表明了詩人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而“自愛雲林水竹居”則進一步強調了他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後句通過對濁酒、田父、故人等元素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簡樸而真摯的生活情感。結尾処對孫処士的懷唸,則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切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危素

元明間江西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師從吳澄、範槨,通五經。元至正間授經筵檢討,與修宋、遼、金三史,累遷翰林學士承旨。入明爲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備顧問。後以亡國之臣不宜列侍從爲由謫居和州,守餘闕廟。怨恨卒。有《危學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