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泊

· 葉顒
煙棹越波東,漁歌逐斷虹。 雲粘青樹冷,潮駕翠濤空。 夢醒孤舟月,情舒短笛風。 曲終秋漸老,江闊暮山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棹(yān zhào):指在煙霧中行進的船隻。
  • 越波:越過波浪,指船行於水上。
  • 逐斷虹:追逐着斷裂的彩虹,形容漁歌的悠揚。
  • 青樹:綠色的樹木。
  • 潮駕:潮水推動。
  • 翠濤:綠色的波濤。
  • 夢醒:從夢中醒來。
  • 孤舟月:孤舟上的月光。
  • 短笛風:短笛吹出的風聲。
  • 曲終:樂曲結束。
  • 秋漸老:秋天漸漸深沉,暗示時間的流逝。
  • 江闊:江面寬闊。
  • 暮山重(mù shān chóng):傍晚的山巒重疊。

翻譯

在煙霧中行船向東越過波浪,漁歌悠揚追逐着斷裂的彩虹。 雲霧粘附在冰冷的青樹上,潮水推動着綠色的波濤在空中翻騰。 從夢中醒來,孤舟上的月光清冷,情感隨着短笛的風聲舒展開來。 樂曲結束時,秋天漸漸深沉,江面寬闊,傍晚的山巒重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孤舟夜泊的靜謐畫面,通過「煙棹」、「漁歌」、「青樹」、「翠濤」等意象,展現了夜晚江上的美景。詩中「夢醒孤舟月,情舒短笛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自然的感悟,而「曲終秋漸老,江闊暮山重」則進一步以秋天的深沉和山巒的重疊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體驗。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