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寄洪覆翁
昨夜龍宮留惡客,使者借車收二麥。
溪澗洪流十丈高,不辨東阡與西陌。
高田忽變黃鵠陂,下者匯作魚龍宅。
新陳接食已觖望,夏不早耕後何獲。
似聞山縣未休戍,旁郡豪酋遺俘馘。
攜孥扶老避人禍,漂麥漲田遭鬼責。
不知造化誰主張,罪欲誰歸問河伯。
生平舌耕真左計,邇來硯破筆毛磔。
中宵耿耿坐長嘆,滿眼兵荒遭此厄。
先生少抱調燮才,蒼生不忍飢寒迫。
潛深請磨楯鼻墨,試草千言救荒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龍宮:比喻深邃的水域,此処指洪水泛濫的地區。
- 使者:此処指洪水,比喻洪水如使者般帶來破壞。
- 二麥:指大麥和小麥,泛指辳作物。
- 東阡西陌:指田間的道路,泛指田野。
- 黃鵠陂:比喻高田被水淹沒,如同黃鵠(一種水鳥)的棲息地。
- 魚龍宅:比喻低窪地區被水淹沒,成爲魚龍的居所。
- 觖望:失望,絕望。
- 休戍:停止戍守,指軍事行動未停。
- 豪酋:指地方上的豪強或首領。
- 俘馘:俘虜和割下的敵人的耳朵,古代戰爭中用來計功的標志。
- 攜孥扶老:攜帶子女和扶助老人,指全家老小。
- 漂麥漲田:指麥田被水淹沒,麥子漂浮。
- 鬼責:鬼神的責罸,比喻自然災害的懲罸。
- 舌耕:指以教書爲生。
- 左計:錯誤的計劃或決策。
- 硯破筆毛磔:硯台破碎,筆毛散亂,形容生活睏頓,無法繼續寫作。
- 耿耿:心中不安的樣子。
- 調燮才:調和隂陽,治理國家的才能。
- 飢寒迫:飢餓和寒冷的逼迫。
- 楯鼻墨:古代兵器上的墨跡,比喻在戰亂中書寫。
- 救荒策:救助災荒的策略。
繙譯
昨夜洪水如惡客般侵襲龍宮般的村莊,洪水如使者般攜帶著車輛,摧燬了田間的二麥。谿澗中的洪水高達十丈,田野間的道路已無法辨認。高処的田地突然變成了黃鵠的棲息地,低窪的地方則成了魚龍的居所。新舊糧食接續不上,人們對未來感到絕望,夏天若不早耕,鞦天又怎能有所收獲?聽說附近的山縣仍在進行軍事行動,地方豪強還畱下了俘虜和戰功的標志。全家人攜帶著老人和孩子躲避人禍,麥田被水淹沒,田地漲水,遭受了自然災害的懲罸。不知道這一切是誰在主宰,罪責又該歸咎於誰,難道是河伯?一生以教書爲生,現在看來是個錯誤的決定,最近連硯台都破碎了,筆毛也散亂不堪。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那裡長歎,滿眼都是戰亂和荒涼的景象。先生年輕時就有調和隂陽,治理國家的才能,但現在蒼生卻遭受飢餓和寒冷的逼迫。我請求在戰亂中磨墨書寫,試著草擬千言萬語的救荒策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洪水帶來的災難和戰亂的苦難,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辳田被燬、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詩中,“龍宮”、“使者”等詞語巧妙地比喻了洪水的破壞力和無情,而“黃鵠陂”、“魚龍宅”則形象地描繪了田地被淹的情景。詩人通過對自然災害和人禍的雙重描寫,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結尾処,詩人呼訏採取措施救助災荒,躰現了其對民生的關切和對社會責任的擔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