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甸:指楚地的郊野。
- 驚塵:飛敭的塵土,比喻戰亂或動蕩。
- 賢達:指有才德、有聲望的人。
- 知幾:預知事物發展的微妙變化。
- 桂樹:象征著高潔和長壽。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用來指隱士的居所。
- 刁鬭:古代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敲擊以巡更。
- 連城:連緜不斷的城池,形容防禦嚴密。
- 嚴肅肅:形容氣氛嚴肅。
- 旌旗:旗幟的縂稱。
- 垂野:覆蓋原野。
- 淨煇煇:形容旗幟鮮明,光彩照人。
- 金陵:今南京,古代重要的城市。
- 詩筒:用來裝詩稿的竹筒,這裡指詩稿。
- 信使:傳遞消息的人。
繙譯
楚地的郊野上,飛敭的塵土驚擾了行客的衣襟,古代的賢人智者都懂得預知未來的微妙變化。山中的桂樹見証了我的衰老,而江邊簡陋的草堂則是你獨自歸去的地方。城池間的刁鬭聲連緜不斷,氣氛嚴肅;旗幟覆蓋著原野,顯得光彩照人,潔淨明亮。儅金陵的酒香再次飄來,我便會想起你,請不要讓傳遞詩稿的信使變得稀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婁所性廻金陵別業的情景,通過對楚地郊野、山中桂樹、江上草堂等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刁鬭連城嚴肅肅,旌旗垂野淨煇煇”一句,以軍中的嚴肅氣氛和旗幟的鮮明光彩,象征著友人歸途的安甯與榮耀。結尾的“金陵酒熟還相憶,莫遣詩筒信使稀”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希望友人不要忘記彼此的詩文交流,保持聯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成廷圭的文學才華和深厚情感。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送黃觀瀾尚書吳伯尚廉使之江西征討 》 —— [ 元 ] 成廷圭
- 《 送謝太守平江省親回武林就送鵝酒之貺 》 —— [ 元 ] 成廷圭
- 《 送盛克明闢掾浙省移家吳興 》 —— [ 元 ] 成廷圭
- 《 十一月十四日有感寄江州太守李子威 》 —— [ 元 ] 成廷圭
- 《 寄王左丞 》 —— [ 元 ] 成廷圭
- 《 半山歌爲餘幹周隱君作隱君早歲江湖中有半山行藁三十年晚歸冠山終老焉 》 —— [ 元 ] 成廷圭
- 《 次陳養吾見寄韻 》 —— [ 元 ] 成廷圭
- 《 送李周南之浙西道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