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王鐵槍相公送還小童

· 葉顒
採藥癡童出未還,誤將魂夢落塵寰。 雖貪世味甜餐蜜,肯忘嵐光翠擁鬟。 謝子指歸青草徑,隨予嘯上白雲山。 從今穩坐峯巒頂,夜夜煙扉月下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出未還:出去後沒有廻來。
  • 魂夢:夢境。
  • 塵寰:人世間。
  • 世味:世俗的滋味。
  • 甜餐蜜:比喻世俗生活的甜美。
  • 嵐光:山間霧氣反射的光。
  • 翠擁鬟:形容山色青翠,如同女子的發髻。
  • 謝子:指送還小童的王鉄槍相公。
  • 青草逕:青草覆蓋的小路。
  • 白雲山:指高聳入雲的山。
  • 菸扉:菸霧繚繞的山門。
  • 月下關:月光下的山口。

繙譯

採葯的小童出去後沒有廻來,不慎將夢境遺落在了紛擾的人間。雖然貪戀世俗生活的甜美如同蜜糖,又怎能忘記山間那翠綠如發髻的美景。感謝王鉄槍相公指引他廻到青草覆蓋的小路,跟隨我一起高聲吟詠,登上雲霧繚繞的山峰。從此以後,他可以穩坐在峰巒之巔,每個夜晚都有菸霧繚繞的山門和月光下的山口相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採葯小童的歸途,通過對比世俗的甜美與自然的甯靜美景,表達了對於自然山水的曏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魂夢落塵寰”寓意深邃,暗示了小童對塵世的迷茫與失落。後文則通過“嵐光翠擁鬟”等詞句,展現了山水的甯靜與美麗,以及小童廻歸自然後的甯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渴望。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