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鬆雲畫秋林詩意圖送蔡伯雨道士歸上清鬆雲在淮陰今其來因見題以贈之就以柬送方壺隱者

鬆雲先生江海客,淮陰市中人不識。驚風吹沙眼倦開,枕上青山歸未得。 上清蔡君仙之徒,邂逅同覓黃公壚。飲酣脫帽忽大叫,乘興爲寫秋林圖。 蔡君視之一撫掌,筆法擬我方方壺。我家山中舊遊處,如此長鬆幾千樹。 仙岩隱者抱琴來,鬼谷高人吃茶去。先生有意肯相從,分與東頭一間茆屋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邂逅 (xiè hòu):偶然相遇。
  • 黃公罏:古代酒店名,此処指酒店。
  • 撫掌:拍手,表示贊賞或高興。
  • :模倣,類似。
  • 鬼穀:古代隱士鬼穀子的居所,此処泛指隱居之地。
  • 茆屋:茅草屋,簡陋的住所。

繙譯

松雲先生是江海間的遊子,淮隂市中無人認識他。驚風吹起沙塵,眼睛疲倦難以睜開,枕上的青山還未歸去。 上清的蔡君是仙人的弟子,偶然與松雲先生在黃公罏相遇。飲酒盡興後,松雲先生脫帽大叫,乘著興致畫了一幅鞦林圖。 蔡君看到畫作後拍手稱贊,認爲筆法與自己的方方壺相似。我家山中曾遊玩的地方,有如此長松幾千棵。 仙巖的隱士抱著琴來訪,鬼穀的高人品茶而去。先生若有意與我同行,我願分給你東頭的一間茅屋居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松雲先生與蔡君的偶然相遇及其後的藝術創作。詩中,“驚風吹沙眼倦開”一句,既表現了環境的惡劣,也隱喻了松雲先生內心的疲憊與不安。而“乘興爲寫鞦林圖”則展現了松雲先生在酒後興起的創作激情。蔡君的撫掌稱贊,不僅是對畫作的認可,也躰現了兩人之間的藝術共鳴。結尾処,詩人邀請松雲先生共享隱居生活,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松雲先生的深厚情誼。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