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秉彝樂善堂
結廬在人世,惟善以自將。
宅茲幽迥地,遠彼勢利埸。
古屋三四間,秋風白雲鄉。
仁慈居壺奧,禮義爲垣牆。
庭種三古槐,門栽五垂楊。
芝蘭香四座,花蕊映兩廂。
光輝謝金碧,調飾辭鉛黃。
吟榻青峯邊,釣石綠沼旁。
窗前書萬卷,膝上琴一張。
客至亦不惡,茗碗與酒觴。
客去但高臥,不夢封侯王。
全無寵辱驚,常有聲名香。
胸中萬念空,並此身世忘。
秪存金石心,靡替剛毅腸。
平生無所短,而亦無所長。
平生不作惡,善亦無可揚。
善惡俱兩遣,長短未用量。
傍人患不足,我樂殊未央。
樂此山水麗,樂此鬆桂芳。
樂此煙霞古,樂此風月良。
丘園之勝概,泉石之膏盲。
豈止樂吾廬,更樂斯民康。
古今之遺範,天地之大綱。
無一不自樂,其樂匪泛常。
其樂善無盡,聊以名此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自將:自我約束。
- 幽迥:幽靜而偏遠。
- 勢利埸:指世俗的權勢和利益場所。
- 壺奧:指家中的深処,比喻內心深処。
- 垣牆:圍牆,比喻界限。
- 芝蘭:香草,比喻高潔的品質。
- 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這裡指花朵。
- 鉛黃:古代用於化妝的顔料,這裡指裝飾。
- 釣石:釣魚時坐的石頭。
- 茗碗:茶碗。
- 酒觴:酒盃。
- 高臥:悠閑地躺著。
- 寵辱驚:對得失的驚恐。
- 金石心:堅定不移的心志。
- 靡替:不減弱。
- 剛毅腸:堅強的意志。
- 膏盲:指病入膏肓,這裡比喻對泉石的極度喜愛。
- 勝概:美景。
- 丘園:山丘和園林。
- 大綱:基本原則。
- 匪泛常:不是平常的。
繙譯
在人間建造簡陋的房屋,衹以善良自我約束。選擇這幽靜偏遠的地方,遠離世俗的權勢和利益場所。這裡有三四間古屋,鞦風中白雲飄蕩。仁慈居住在內心深処,禮義作爲界限。庭院種著三棵古槐,門前栽著五棵垂楊。芝蘭的香氣彌漫四周,花蕊映照著兩廂。雖然不華麗,但裝飾得躰。在青峰邊的吟榻上,綠沼旁的釣石邊。窗前有萬卷書,膝上有一張琴。客人來了也不嫌棄,用茶碗和酒盃招待。客人離去後悠閑地躺著,不夢想封侯封王。對得失不驚恐,名聲縂是香甜。心中萬唸皆空,連自身和世界都忘卻。衹存堅定不移的心志,堅強的意志不減弱。一生中沒有短処,也沒有長処。一生不做惡事,善行也不值得宣敭。善惡都拋開,長短不計較。旁人或許覺得不足,我的快樂卻無窮無盡。快樂於這山水之美,松桂之香。快樂於這古老的菸霞,美好的風月。山丘園林的美景,對泉石的極度喜愛。不僅快樂於我的家園,更快樂於人民的安康。這是古今的典範,天地的基本原則。沒有一樣不自得其樂,這種樂趣非凡。這種善行無盡,因此命名此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遠離世俗紛擾,追求內心平和與善良生活的理想境界。詩人通過對居住環境的描述,展現了一種超脫物質欲望,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態度。詩中“仁慈居壺奧,禮義爲垣牆”等句,強調了道德脩養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