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逃瘧(nüè):逃避瘧疾。
- 形容:外貌,樣子。
- 兀似槎(chá):像木頭一樣呆滯。
- 獨樹:孤立的樹。
- 高人:指有才德的人。
- 無雙譽:無與倫比的聲譽。
- 佳客:尊貴的客人。
- 第一花:最美的花。
- 義尊:指酒杯。
- 酩酊(mǐng dǐng):大醉的樣子。
- 信筆:隨意地書寫。
- 葩華(pā huá):美麗的花朵。
- 斑斕:色彩錯雜燦爛的樣子。
- 小草:此處指詩中的文字。
- 餘光:指別人的光輝或影響。
翻譯
逃避瘧疾的我,樣子呆滯如同木頭,有誰會尋找那孤立樹下的老夫家呢? 高人早已享有無與倫比的聲譽,尊貴的客人們爭相觀賞那最美的花朵。 已經因爲酒杯中的酒而酩酊大醉,更誇耀自己隨意書寫出美麗的花朵。 這些斑斕的小草般的文字,不過是兒戲,但能借助他人的光輝,也是值得慶幸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逃避瘧疾時的孤獨與自嘲,同時展現了與高人佳客共賞美景的愉悅。詩中「逃瘧形容兀似槎」一句,既表達了詩人的身體狀況,也隱喻了其內心的孤寂。後文通過「高人」、「佳客」、「第一花」等詞彙,勾勒出一幅文人雅集的圖景,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與嚮往。結尾的「斑斕小草」與「餘光」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自謙與對他人影響的感激。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四安道中所見 其四 》 —— [ 元 ] 牟巘
- 《 題高麗字跡 》 —— [ 元 ] 牟巘
- 《 送姚子敬 》 —— [ 元 ] 牟巘
- 《 四安道中所見 其七 》 —— [ 元 ] 牟巘
- 《 東坡九日尊俎蕭然有懷宜興高安諸子侄和淵明貧士七首餘今歲重九有酒無餚而長兒在宜興諸兒蘇杭溧陽因輒繼和 》 —— [ 元 ] 牟巘
- 《 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 》 —— [ 元 ] 牟巘
- 《 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龍君嶅山五神於州宅以禱始至雨洗塵自是間微雨輒隨止旱氣轉 》 —— [ 元 ] 牟巘
- 《 侍輅院叔過山廬意行甚適夜過半乃知醉臥山中而親友或去或留因借淵明時運暮春篇一笑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