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秋七月不雨人心焦然乃戊午齋宿致城隍清源渠渡龍君嶅山五神於州宅以禱始至雨洗塵自是間微雨輒隨止旱氣轉

· 牟巘
眼前物意頗昭蘇,未省郊原遍也無。 更覓洗車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昭囌(zhāo sū):恢複生機,囌醒。
  • 郊原:郊外的原野。
  • 洗車:比喻大雨,如同洗車一般。
  • 焦枯:因乾旱而枯萎。

繙譯

眼前的景象似乎開始恢複生機,不知道郊外的原野是否也如此。 我更希望有連續三天的傾盆大雨,普遍地讓大地從乾旱中複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旱情的深切關注和期盼雨水的迫切心情。詩中“昭囌”一詞形象地描繪了自然界開始恢複生機的景象,而“洗車三日雨”則生動地表達了對大雨的渴望,希望它能普遍地滋潤乾旱的大地,使焦枯的植物得以複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民生的關懷。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