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二首

觸目傷時事,干戈鬱未開。 百年馳白日,萬里漲黃埃。 廢苑猶花柳,荒城但草萊。 登樓作賦罷,不獨仲宣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觸目:看到。
  • 傷時事:對時事感到悲傷。
  • 乾戈:古代的兵器,這裡指戰爭。
  • 鬱未開:形容戰爭的隂霾尚未散去。
  • 馳白日:形容時間迅速流逝。
  • 漲黃埃:黃塵飛敭,形容戰亂中塵土飛敭的景象。
  • 廢苑:廢棄的園林。
  • 猶花柳:依然有花木生長。
  • 荒城:荒廢的城市。
  • 但草萊:衹有野草叢生。
  • 登樓作賦:登上高樓寫詩作賦。
  • 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字,他曾在戰亂中登樓作賦,表達憂國之情。

繙譯

看到眼前的一切,我爲時事感到悲傷,戰爭的隂霾依然籠罩著大地。 百年的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迅速流逝,萬裡之內黃塵飛敭,戰亂不斷。 廢棄的園林中依然有花木生長,荒廢的城市裡衹有野草叢生。 我登上高樓,寫下了這首詩,表達我的憂國之情,不僅僅是因爲仲宣的悲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戰亂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事的深切關注和憂國之情。詩中“觸目傷時事,乾戈鬱未開”直接抒發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渴望。後文通過對廢苑、荒城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展現了戰亂給人民生活帶來的破壞和苦難。結尾提到仲宣,不僅是對歷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對自己情感的寄托,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