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日同李希顏遊范文正公義莊登天平靈巖兩山希顏有詩因次其韻

闔閭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紅爛然。 物華兩岸眼零亂,畫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卻轉橫塘去,山寺鐘聲日將暮。 長鬆夾徑風泠泠,曾是先賢舊行路。 老禪蔬食作清供,留宿白雲最深處。 瓣香復拜忠烈祠,卮酒誰澆洛陽墓。 清談朝士亦東來,白髮野翁猶北至。 曉乘竹轎度羊腸,地豁川平還散步。 蘄王墳上無紙錢,卻讀殘碑不成句。 一羣山鳥自驚飛,無數野花空媚嫵。 此中俯仰二十年,一廢一興皆可舉。 濡毫拂石重題名,搔首臨風謾懷古。 人生身後可奈何,欲乞南峯一抔土。 山靈有意肯相容,書券便當酬地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闔閭城:古代吳國的都城,今江蘇蘇州。
  • 草芊芊:形容草木茂盛。
  • 物華:自然景物的美麗。
  • 眼零亂:形容景色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 畫船:裝飾華麗的船。
  • 棹歌:划船時唱的歌。
  • 橫塘:地名,在今江蘇蘇州。
  • 風泠泠:形容風聲清脆。
  • 瓣香:香的一種,形似花瓣。
  • 卮酒:古代的一種酒器。
  • 蘄王墳:指古代某位王子的墳墓。
  • 俯仰:比喻時間的短暫。
  • 濡毫拂石:用毛筆在石頭上寫字。
  • 搔首:撓頭,表示思考或焦慮。
  • 山靈:山神。
  • 書券:書面的憑證。

翻譯

在闔閭城外,草木茂盛,桃花杏花盛開,紅得燦爛。兩岸的自然美景令人目不暇接,裝飾華麗的船隻在春水中航行,彷彿登天一般。划船時唱的歌轉向橫塘,山寺的鐘聲預示着日暮。長鬆夾道,風聲清脆,這裏曾是先賢走過的路。老禪師以素食招待,留我們在白雲深處的寺廟過夜。再次向忠烈祠獻香,誰會用酒澆洛陽的墓地呢?朝中的士人也東來,白髮的老翁也北至。早晨乘坐竹轎穿過曲折的小路,地面豁然開朗,河流平緩,我們又散步。蘄王的墳上沒有紙錢,只能讀着殘破的碑文,不成句子。一羣山鳥驚飛,野花空自嫵媚。這裏二十年間,一興一廢,都可列舉。用毛筆在石頭上重新題名,撓頭面對風景,空自懷古。人生死後又能如何,想要向南峯求一抔土。山神若有意,願相容,便當用書面的憑證酬謝地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同友人遊覽范文正公義莊及周邊景色的情景,通過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歷史典故,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