餞呂子敬赴漕臺

北風吹海波,寒氣已慘慄。 歲功方告成,上計倉廩實。 大府督先期,列城羣彥集。 公來親奉辭,王事有遠役。 入登和鈞堂,諮諏侍前席。 力陳功利源,首先二三策。 民實吾同胞,苛痛體均一。 商賈趨懋遷,負販致其力。 上以奉王供,下以合民食。 嗟餘忝命吏,三載貳下邑。 適丁歲屢艱,課計虛所入。 使車勤遠人,問俗考肥瘠。 念茲災疹餘,推額減其籍。 寒者煦之溫,飢者哺之粒。 向非大府嚴,雲雨手轉劇。 公歸被顧問,爲我對以臆。 倘能出泥滓,窮困非所惜。 相期在歲寒,梅邊問消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慘慄 (cǎn lì):形容寒冷至極。
  • 上計:指年終的統計和考覈。
  • 倉廩實:倉庫充實,指糧食充足。
  • 大府:指高級官府。
  • 督先期:提前監督。
  • 列城羣彥集:各城的人才聚集。
  • 和鈞堂:指官府的議事廳。
  • 諮諏侍前席:在前面座位上諮詢和討論。
  • 功利源:指功利的基礎或來源。
  • 民實吾同胞:人民實際上是我的同胞。
  • 苛痛體均一:對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 商賈趨懋遷:商人和賈人追求貿易。
  • 負販致其力:揹負貨物盡力販賣。
  • 王供:指供給王室的物資。
  • 合民食:滿足民衆的食物需求。
  • 忝命吏:謙稱自己爲官。
  • 貳下邑:輔助管理小城。
  • 課計虛所入:稅收和統計不實。
  • 使車勤遠人:使者的車輛勤勞地前往遠方。
  • 問俗考肥瘠:詢問習俗,考察土地的肥沃與貧瘠。
  • 災疹餘:災難和疾病的餘波。
  • 推額減其籍:減少稅收。
  • 煦之溫:給予溫暖。
  • 哺之粒:給予食物。
  • 大府嚴:高級官府的嚴格。
  • 雲雨手轉劇:比喻權力的變化。
  • 被顧問:受到諮詢。
  • 出泥滓:脫離困境。
  • 歲寒:嚴冬。

翻譯

北風吹拂着海波,寒氣已經冷到極點。一年的工作剛剛完成,統計顯示倉庫糧食充足。高級官府提前監督,各城的人才聚集。您親自來告別,因爲王事有遠行的任務。進入議事廳,在前面的座位上諮詢和討論。力陳功利的基礎,首先提出兩三項策略。人民實際上是我的同胞,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商人和賈人追求貿易,揹負貨物盡力販賣。一方面供給王室,另一方面滿足民衆的食物需求。我謙稱自己爲官,三年來輔助管理小城。適逢連年艱難,稅收和統計不實。使者的車輛勤勞地前往遠方,詢問習俗,考察土地的肥沃與貧瘠。考慮到災難和疾病的餘波,減少稅收。給予寒冷者溫暖,給予飢餓者食物。如果不是高級官府的嚴格,權力的變化會更加劇烈。您回來後受到諮詢,爲我表達您的想法。如果能脫離困境,我不在乎個人的窮困。期待在嚴冬中,通過梅花傳遞消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官員呂子敬赴任漕臺的情景,通過北風、海波等自然景象烘托出歲末的寒冷氣氛,進而引出對國家糧食儲備的關心。詩中,朱晞顏表達了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強調了官員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通過對比自己的官職與呂子敬的遠行,展現了對國家大事的參與和對民衆疾苦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體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朱晞顏

元湖州路長興(今屬浙江)人,字景淵。歷官瑞州路。城務稅課提領。有《瓢泉吟稿》 ► 2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