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

· 杜甫
落落出羣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爲覓霜根數寸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落落:形容超群出衆,獨立不凡。
  • 出群:超出衆人。
  • 櫸柳:一種樹名,這裡用來泛指一般的樹。
  • 青青:形容樹木茂盛。
  • 不朽:永存,長久不變。
  • 楊梅:一種果樹,這裡用來泛指一般的果樹。
  • 老蓋:指松樹的樹冠,比喻長壽。
  • 霜根:指松樹的根,因其耐寒,故稱霜根。

繙譯

那超群出衆的,不是普通的櫸柳;那長久不朽的,難道是一般的楊梅? 我想要保存那千年老松的意象,爲此尋找那數寸長的霜根栽種。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櫸柳和楊梅,強調了松樹的獨特與不凡。松樹不僅外形出衆,而且象征著長久和堅靭。杜甫表達了對松樹的深厚情感和對其長壽象征的曏往,通過尋找松樹的幼苗,寄托了自己對永恒和堅靭精神的追求。詩中“落落”與“青青”兩個形容詞的運用,生動地描繪了松樹的非凡氣質和生命力,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對生命哲理的思考。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