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釣臺障子

· 李頻
君家盡是我家山,嚴子前臺枕古灣。 卻把釣竿終不可,幾時入海得魚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釣台障子:指用來遮擋釣台的屏風或簾子。
  • 君家:指對方家。
  • 盡是:全都是。
  • 我家山:我家的山,這裡指釣台所在的山。
  • 嚴子前台:指嚴子陵的釣台,嚴子陵是東漢時期的隱士,以釣魚聞名。
  • :靠近,依傍。
  • 古灣:古老的河灣。
  • 釣竿:釣魚用的竿子。
  • 終不可:終究不行,指不能用釣竿釣魚。
  • 幾時:何時。
  • 入海:指到海邊。
  • 得魚還:釣到魚廻來。

繙譯

你家的釣台全都是我家的山,嚴子陵的釣台依傍著古老的河灣。 拿著釣竿終究無法釣魚,何時才能到海邊釣到魚廻來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釣台的景象,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束縛的不滿。詩中“君家盡是我家山”一句,既展現了釣台的自然美景,又暗含了對隱逸生活的羨慕。後兩句則通過對比釣竿的無用和入海得魚的願望,抒發了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現實限制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由的追求。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