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卿二翁統節度鎮軍還江陵

· 杜甫
火旗還錦纜,白馬出江城。 嘹唳吟笳發,蕭條別浦清。 寒空巫峽曙,落日渭陽明。 留滯嗟衰疾,何時見息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火旗:古代軍中用以指揮或開道的紅旗。
  • 錦纜:華美的纜繩,這裏指船隻。
  • 嘹唳(liáo lì):形容聲音響亮而悽清。
  • 吟笳:吹奏笳(一種古代樂器)的聲音。
  • 別浦:分別的河岸。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
  • 渭陽:渭水的北岸,這裏泛指北方。
  • 留滯:停留,滯留。
  • 衰疾:衰老和疾病。
  • 息兵:停止戰爭。

翻譯

紅旗飄揚,華美的船隻啓航,白馬馳騁,離開了江城。 笳聲嘹亮而悽清地響起,河岸上別離的場景顯得格外蕭條。 寒空中的巫峽迎來了黎明的曙光,落日照耀着北方的渭水。 我因衰老和疾病而停留在此,不禁感嘆,何時才能見到戰爭的結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將領返回江陵的場景,通過「火旗」、「錦纜」、「白馬」等意象展現了軍旅的威嚴與壯麗。詩中「嘹唳吟笳發,蕭條別浦清」表達了別離時的淒涼與不捨。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戰爭不息、個人衰老的深深憂慮,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時局的關切。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