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韋況徵君

· 戎昱
身欲逃名名自隨,鳳銜丹詔降茅茨。 苦節難違天子命,貞心唯有老鬆知。 回看藥竈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今日巢由舊冠帶,聖朝風化勝堯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啣丹詔:鳳凰啣著紅色的詔書,象征皇帝的詔令。
  • 茅茨:茅草蓋的屋頂,指簡陋的居所。
  • 苦節:堅守節操,不屈不撓。
  • 蒲輪:古代一種輕便的車輪,這裡指乘坐簡陋的車輛。
  • 巢由:指隱士巢父和許由,古代著名的隱士。

繙譯

我雖然想要逃避名聲,但名聲卻自然跟隨我,就像鳳凰啣著紅色的詔書降臨到我簡陋的居所。我堅守節操,不願違背天子的命令,衹有那老松樹了解我的貞心。廻頭看看葯灶上密密麻麻的封條,我勉強乘坐簡陋的車輛,步履緩慢。今天,我像古代隱士巢父和許由一樣,穿著舊時的冠帶,感覺聖朝的風化比堯的時代還要美好。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名聲的矛盾態度和對節操的堅守。詩人雖然想要逃避名聲,但名聲卻如影隨形,無法擺脫。他堅守節操,不願違背天子的命令,展現了他高尚的品格。詩中通過鳳凰啣詔、老松知心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內心世界。最後,詩人以巢父和許由自比,表達了對聖朝風化的贊美,也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

戎昱

戎昱(róngyù),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陝西)。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曆二年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爲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爲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中唐前期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夜》較有名。 ► 1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