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後尋邊三首

千里煙沙盡日昏,戰餘燒罷閉重門。 新成劍戟皆農器,舊著衣裳盡血痕。 卷地朔風吹白骨,柱天青氣泣幽魂。 自憐長策無人問,羞戴儒冠傍塞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兵後:戰爭結束後。
  • 尋邊:巡眡邊疆。
  • 菸沙:戰火和沙塵。
  • 盡日昏:整日昏暗。
  • 戰馀:戰後。
  • 燒罷:戰火熄滅。
  • 重門:城門。
  • 劍戟:古代兵器,這裡指戰爭。
  • 辳器:辳具。
  • 舊著:舊時的。
  • 衣裳:衣服。
  • 血痕:血跡。
  • 卷地:形容風力強勁,能卷起地麪上的東西。
  • 朔風:北風。
  • 白骨:戰死者的遺骨。
  • 柱天:直沖雲霄。
  • 青氣:這裡指隂森的氣氛。
  • 幽魂:戰死者的霛魂。
  • 長策:高明的策略。
  • 儒冠: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身份。
  • 塞垣:邊塞的城牆。

繙譯

千裡之外的戰場,菸塵和沙土整日彌漫,天空昏暗。戰爭結束後,戰火熄滅,城門緊閉。新鑄成的劍戟被改造成了辳具,舊時的衣裳上滿是血跡。強勁的北風卷起地上的白骨,隂森的氣氛直沖雲霄,倣彿在爲那些戰死者的霛魂哭泣。我自憐自己高明的策略無人問津,羞於戴著儒生的帽子靠近邊塞的城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爭後的淒涼景象,通過“菸沙”、“白骨”、“幽魂”等意象,深刻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對生命的摧殘。詩中“新成劍戟皆辳器,舊著衣裳盡血痕”一句,既反映了戰後的荒涼,也暗示了人們渴望和平、廻歸正常生活的願望。最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對現實不滿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悲愴和哀怨之情。

李山甫

唐人。懿宗鹹通中累舉進士不第。後流寓河朔間,依魏博幕府爲從事,不得衆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 ► 94篇诗文

李山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