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鴻都觀

亡吳霸越已功全,深隱雲林始學仙。 鸞鶴自飄三蜀駕,波濤猶憶五湖船。 雙溪夜月明寒玉,衆嶺秋空斂翠煙。 也有扁舟歸去興,故鄉東望思悠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都觀:古代道觀名。
  • 亡吳霸越:指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越國成爲霸主的歷史事件。
  • 深隱:深居隱居。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指隱居的地方。
  • 學仙:學習道教的修煉方法,追求長生不老。
  • 鸞鶴:神話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仙境或仙人的坐騎。
  • 三蜀:指四川,古代分爲蜀、巴、漢中三部分,故稱三蜀。
  • 五湖船:指在五湖(太湖、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巢湖)中航行的船隻,這裏可能指作者曾經遊歷過的地方。
  • 雙溪:兩條溪流的合稱,具體指哪兩條溪流不詳。
  • 寒玉:形容月光清冷如玉。
  • 翠煙:翠綠色的煙霧,形容山嶺間的景色。
  • 扁舟:小船。
  • 歸去興:歸隱的興致。
  • 故鄉東望:向東望向自己的故鄉。
  • 悠然:悠閒自在的樣子。

翻譯

亡吳霸越的功業已成全,深居雲林之中開始學仙。 鸞鶴自在地飄飛於三蜀之上,波濤中彷彿還記得五湖的船。 雙溪之上的夜月明亮如寒玉,羣山秋空之中翠煙收斂。 也有歸隱的小船興致,向東望向故鄉思緒悠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杜光庭在功成名就後選擇隱居學仙的生活狀態。詩中,「亡吳霸越已功全」一句,既是對歷史事件的回顧,也隱喻了詩人曾經的輝煌成就。隨後,詩人表達了自己深居雲林、追求仙道的願望,通過「鸞鶴自飄」、「波濤猶憶」等意象,展現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畫面。後兩句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功名的超脫和對仙境生活的嚮往。

杜光庭

杜光庭

唐括蒼人,字賓聖,自號東瀛子。喜讀經、史書,工詞章、翰墨之學。懿宗設萬言科選士,不中,遂入天台山爲道士。僖宗奔蜀,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應制,後隱居青城山白雲溪。王建據蜀,賜號廣成。有《廣成集》。 ► 23篇诗文

杜光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