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松風四山來,清宵響瑤琴。
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
旦起繞其樹,磈砢不計尋。
清音可敷席,有酒誰與斟。
由來大度士,不受流俗侵。
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源:地名,今浙江省嵊州市。
- 辛巳:干支紀年,此處指某一年的辛巳年。
- 上熟:豐收。
- 和淵明貧士七首:指作者模仿陶淵明的《貧士》詩所作的七首詩。
- 瑤琴:古代一種美玉製成的琴,此處泛指美妙的琴聲。
- 磈砢(wěi luǒ):形容樹木枝葉繁茂。
-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 敷席:鋪開席子。
- 大度士:胸懷寬廣的人。
- 倡答:互相唱和。
- 雪霜心:比喻堅貞不屈的心志。
翻譯
秋天的夜晚,四面山間吹來的松風,如同清脆的瑤琴聲。 這聲音讓人難以入眠,其中似乎蘊含着哀怨和嘆息。 清晨起來,圍繞着那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它的枝幹粗壯,無法用尋來計量。 在這清新的聲音中,可以鋪開席子,但有誰來與我共飲美酒呢? 自古以來,胸懷寬廣的人,不會受到世俗的侵擾。 我們高聲歌唱,互相唱和,以此慰藉這顆堅貞不屈的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鬆風、瑤琴聲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略帶哀愁的氛圍。詩中「旦起繞其樹」一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與探索。後文提到「大度士」不受流俗侵擾,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結尾的「浩歌相倡答,慰此雪霜心」則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堅貞不屈的心志,以及通過詩歌與友人交流,尋求心靈慰藉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貧生活的態度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