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八詠赤烏碑

黿趺螭首立重玄,淪落蛟龍百尺淵。 大手似聞皇象筆,老僧空記赤烏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黿趺(yuán fū):古代碑碣下的石座,形似黿(一種大鱉)。
  • 螭首(chī shǒu):古代碑碣上的裝飾,形似螭(一種傳說中的龍)。
  • 重玄:深奧的玄理,這裏指碑文內容深奧。
  • 皇象:指古代的書法家。
  • 赤烏年:指三國時期吳國的年號,公元238年至251年。

翻譯

碑座如黿,碑首似螭,矗立着深奧的玄理, 沉淪於百尺深淵,彷彿蛟龍潛藏。 彷彿能感受到古代書法家皇象的筆力, 老僧卻只記得那是赤烏年間的遺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碑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厚重與深邃。詩中「黿趺螭首」形象地描繪了碑座的形態,而「重玄」則暗示了碑文內容的深奧。後兩句通過「皇象筆」與「赤烏年」的對比,既表達了對古代書法藝術的敬仰,也反映了歷史的遙遠與記憶的模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文化遺產的珍視與追憶。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