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梓山寺經堂

· 盧摯
問俗來山郭,攜春到隔溪。 花香破禪寂,林樾受鶯啼。 欲和觀音偈,聊乘醉墨題。 閒雲若留客,不肯爲餘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書梓山寺:書寫在梓山寺的經堂。
  • 盧摯:元代詩人。
  • 問俗:詢問當地的風俗。
  • 山郭:山城,指梓山寺所在的地方。
  • 攜春:帶着春天的氣息。
  • 花香破禪寂:花香打破了禪修的寧靜。
  • 林樾:林蔭。
  • 受鶯啼:被鶯鳥的啼聲所包圍。
  • 欲和觀音偈:想要與觀音菩薩的偈語相和。
  • 聊乘醉墨題:藉着醉意,用墨水題寫。
  • 閒雲:悠閒的雲。
  • 不肯爲餘西:不願意爲我向西移動。

翻譯

我來到山城詢問當地的風俗,帶着春天的氣息跨過溪流。花香打破了禪修的寧靜,林蔭中鶯鳥的啼聲環繞。我想要與觀音菩薩的偈語相和,藉着醉意,用墨水在經堂題寫。悠閒的雲朵似乎想要留客,卻不願意爲我向西移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盧摯在梓山寺經堂的所見所感。詩中,「花香破禪寂」一句,既表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巧妙地以花香打破禪寂的意象,表達了自然與宗教的和諧共存。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留戀,以及對禪意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感悟。

盧摯

盧摯

盧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書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