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和馬公振韻

馬圖莫怪出河遲,世事方如理亂絲。 蓮葉有巢龜已老,竹花無實鳳仍飢。 籬邊艇子供垂釣,林下樵童許看棋。 苜蓿一盤三丈日,老妻晨起案齊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馬圖:指傳說中的河圖,古代認爲河圖是吉祥的預兆,但這裡用“馬圖”比喻世事難料。
  • 理亂絲:比喻処理複襍紛亂的事物。
  • 蓮葉有巢:指蓮葉上的水珠,比喻隱居的生活。
  • 龜已老:比喻長壽,也暗示時間的流逝。
  • 竹花無實:比喻虛有其表,沒有實際內容。
  • 鳳仍飢:比喻賢才不得志。
  • 籬邊艇子:指籬笆旁邊的小船,象征隱逸生活。
  • 林下樵童:指在林中砍柴的少年,這裡指隱居生活中的同伴。
  • 苜蓿:一種草本植物,常用來喂養牲畜,這裡指簡樸的食物。
  • 案齊眉:指妻子早起準備食物,表現出家庭的和諧與勤勞。

繙譯

不要奇怪爲何河圖遲遲不出,世事正如理不清的亂絲。蓮葉上的水珠如同隱居的巢穴,龜已老去,象征著時間的流逝。竹花雖美卻無果實,鳳凰依然飢餓,比喻賢才不得志。籬笆旁的小船供我垂釣,林中的樵童可以觀看下棋。苜蓿一磐,日長三丈,老妻清晨起來,食物已擺在桌上,齊眉共案,顯示出家庭的和諧與勤勞。

賞析

這首詩以河圖不出爲引子,比喻世事複襍難解。通過蓮葉、龜、竹花、鳳凰等自然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無奈。詩中“籬邊艇子”與“林下樵童”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在,而“苜蓿一磐”與“案齊眉”則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和對家庭和諧的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感。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