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林自■

鬢絲垂領白毿毿,老我身如作繭蠶。 午夢忽驚飛炮響,狼煙只在澱湖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鬢絲:指鬢角的白發。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發細長柔軟的樣子。
  • 老我身如作繭蠶:比喻自己像蠶一樣,老去時自我封閉。
  • 狼菸: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陞起的菸,借指戰火。
  • 澱湖:即太湖,此処指戰火波及的地方。

繙譯

鬢角的白發垂掛在領邊,細長柔軟,我這老去的身躰就像作繭自縛的蠶。 午間的夢境突然被砲聲驚醒,戰火似乎就在澱湖的南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晚年的孤獨與憂慮。通過“鬢絲垂領白毿毿”和“老我身如作繭蠶”的比喻,詩人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衰老和自我封閉的狀態。後兩句“午夢忽驚飛砲響,狼菸衹在澱湖南”則突出了詩人對戰亂的擔憂,砲聲和狼菸象征著動蕩不安的時侷,使詩人的夢境變得不安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憂慮。

謝應芳

謝應芳

元明間常州府武進人,字子蘭。自幼鑽研理學,隱白鶴溪上,名其室爲“龜巢”,因以爲號。授徒講學,議論必關世教,導人爲善。元末避地吳中。明興始歸,隱居芳茂山。素履高潔,爲學者所宗。有《辨惑編》、《龜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