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徐方外捕盜應夢圖

· 盧琦
釣龍臺下解舟去,大庾嶺頭馳馬過。 驛路雲生椰子樹,江城月滿鱷魚波。 青山是處題詩遍,綠野從今買犢多。 客裏送秋仍送客,瀟瀟秋雨奈愁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釣龍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詩人所到之處的一個景點。
  • 解舟:解開系船的繩索,指離開。
  • 大庾嶺:山名,位於今江西省大餘縣南,是古代著名的關隘。
  • 馳馬:騎馬快速行進。
  • 驛路: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椰子樹:熱帶植物,此處可能指沿途的風景。
  • 江城:江邊的城市。
  • 鱷魚波:可能指江中的波濤,鱷魚在此處用作比喻,形容波濤的洶涌。
  • 青山:指山嶺,也泛指自然風景。
  • 題詩:在風景名勝處題寫詩句。
  • 綠野:綠色的田野,泛指鄉村風景。
  • 買犢:購買小牛,這裏可能指購買牲畜,準備農耕。
  • 送秋:送別秋天,指秋天的結束。
  • 瀟瀟:形容風雨聲。
  • 奈愁何:如何對付憂愁。

翻譯

在釣龍臺下解開船隻離去,大庾嶺頭騎馬疾馳而過。 驛站路上的雲霧中椰子樹若隱若現,江城月光下的波濤彷彿鱷魚翻騰。 青山處處都留下了我的詩篇,綠野間從今開始買牛耕作的更多了。 在客中送別秋天,卻又送別客人,瀟瀟的秋雨讓人如何對付這憂愁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釣龍臺」、「大庾嶺」等地名的提及,勾勒出一幅旅途的風景畫。詩中「驛路雲生椰子樹,江城月滿鱷魚波」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美景的並存。後兩句「青山是處題詩遍,綠野從今買犢多」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結尾的「客裏送秋仍送客,瀟瀟秋雨奈愁何」則透露出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秋雨帶來的憂愁的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