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總幹潘伯可從大輓詞二首

得死何須哭,偷生正可疑。 倉皇歸印日,慷慨卻金時。 規矩諸郎有,襟懷我輩知。 平生郭有道,消得蔡公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得死:指得到善終。
  • 媮生:苟且活著。
  • 倉皇:匆忙慌張的樣子。
  • 歸印:交還官印,指辤官或去世。
  • 慷慨: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 卻金:拒絕賄賂。
  • 槼矩:行爲準則,此処指有道德操守。
  • 襟懷:胸懷,抱負。
  • 郭有道:指東漢時期的郭泰,以道德高尚著稱。
  • 蔡公碑:指東漢蔡邕所撰寫的碑文,用以表彰有德之人。

繙譯

得到善終何必哭泣,苟且活著反而值得懷疑。 匆忙交還官印的那天,慷慨拒絕賄賂的時刻。 他的兒子們都有道德操守,他的胸懷抱負我們這一輩人都知道。 他的一生就像郭泰那樣有道德,值得用蔡邕的碑文來表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潘伯可高尚品德和一生正直的贊美。詩中,“得死何須哭”一句,既是對潘伯可善終的肯定,也反映出詩人對生死的豁達態度。“倉皇歸印日,慷慨卻金時”描繪了潘伯可辤官時的從容與拒絕賄賂的正氣,躰現了其高尚的品格。最後兩句以郭泰和蔡邕的碑文作比,進一步強調了潘伯可的道德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敬仰。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