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曲
種花郎君愛花好,看花兒女笑花老。牆東花開鬧喧喧,馬蹄蹴醉牆西草。
遊人賤草只看花,明日重來還可嗟。但見萋迷青覆地,千紅萬紫成泥沙。
君不聞明妃當年辭漢宮,黃雲塞下白楊風。一朝邊亭靜烽火,詔書自議麒麟功。
又不聞馬嵬山前玉環血,歲歲春風吹不滅。詞人正賞浯溪碑,千秋妖恨無人說。
紅顏誤人何足憐,花開花謝春風前。猶勝淒涼後庭樹,離歌未斷江南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萋迷:形容草木茂盛而迷濛的樣子。
- 麒麟功:古代傳說中麒麟是吉祥的象徵,這裏指功勳卓著。
- 浯溪碑:指唐代文學家元結所撰的《大唐中興頌》碑,位於湖南祁陽浯溪。
- 妖恨:指楊貴妃的悲劇命運和後人對她的複雜情感。
- 離歌:離別的歌曲。
翻譯
種花的郎君喜愛花朵,看花的兒女卻笑花兒已老。牆東的花開得熱鬧非凡,馬蹄踏碎了牆西的草。 遊人輕視草只看花,明日再來時,花已凋謝,令人嘆息。只見草木茂盛,青翠覆蓋大地,千紅萬紫的花朵已化作泥沙。 你沒聽說當年明妃離開漢宮,黃雲之下,塞外的白楊在風中搖曳。一旦邊疆平靜,烽火熄滅,皇帝便商議給予麒麟般的功勳。 你又沒聽說馬嵬山前的玉環血跡,每年的春風都無法吹滅。文人正欣賞着浯溪碑文,千年的妖恨卻無人訴說。 紅顏誤人,又何足憐惜,花開花落都在春風中。但總比那淒涼的後庭樹好,離別的歌聲未斷,江南的暮色已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花開花落與歷史人物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種花郎君」與「看花兒女」對花的不同態度,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不同理解和態度。後文通過明妃和楊貴妃的典故,進一步以歷史人物的悲劇命運來隱喻花的凋零,暗示了美麗與榮耀的短暫和無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花的描寫和歷史典故的引用,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