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早馬圖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李早畫馬供奉時,畫院森森嚴品第。 冀之北土馬所生,早也想見房星精。遂令龍媒出毫素,側胸注目疑嘶鳴。 紈扇畫三騎,郎君峭鞍轡。窄衫繡襮四帶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絨軍敗祁連山,金鈿玉軸仍南還。好事空餘扇頭馬,至今拂拭塵埃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昌帝:金朝皇帝完顏璟的年號,此處指代完顏璟本人。
  • 宣和尚:即宣和,宋徽宗的年號,此處指代宋徽宗,因其擅長書畫。
  • 工伎:技藝高超。
  • 畫院:專門從事繪畫的機構。
  • 森森:形容嚴密、整齊。
  • 品第:評定等級。
  • 冀之北土:指中國北方的地區,古冀州一帶。
  • 房星:古代星宿名,與馬有關,被認爲是馬的星宿。
  • 龍媒:指良馬。
  • 毫素:指繪畫用的毛筆和白色細絹。
  • 側胸注目:形容馬的神態專注。
  • 嘶鳴:馬的叫聲。
  • 紈扇:用細絹製成的扇子。
  • 峭鞍轡:形容鞍轡精美。
  • 繡襮:繡有花紋的外衣。
  • 四帶巾:一種頭巾,有四條帶子。
  • 靴尖:指靴子的前端。
  • 中州碎:指中原地區被破壞。
  • 紫絨軍:指金朝的軍隊。
  • 祁連山:位於中國西北的山脈。
  • 金鈿玉軸:指畫軸裝飾華麗。
  • 扇頭馬:指畫在扇子上的馬。
  • 拂拭:輕輕擦去灰塵。

翻譯

外甥的才華如同明昌帝一般,學習宣和尚的高超技藝。李早以畫馬聞名,當時在畫院中嚴格評定等級。 北方的冀州是馬的故鄉,李早彷彿能見到馬的星宿之精。他讓良馬從筆墨中躍然而出,側身注目,彷彿在嘶鳴。 在紈扇上畫了三匹馬,郎君的鞍轡精美。穿着繡花外衣,頭戴四帶巾,靴尖曾踢碎中州。 紫絨軍在祁連山戰敗,華麗的畫軸仍被帶回南方。好事者只留下扇子上的馬,至今還在輕輕擦去塵埃。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早畫馬的高超技藝,通過對比明昌帝和宣和尚的才華,突出了李早的藝術成就。詩中描繪了李早畫馬的生動場景,以及馬的神態和動態,展現了畫家的精湛技藝和對馬的深刻理解。同時,詩中也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通過紫絨軍的敗退和畫軸的流轉,隱含了對時局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畫家技藝的讚美,也是對歷史變遷的沉思。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