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齋

大哉宣聖,以詩教我。 興觀羣怨,皆與曰可。 誠篤是學,感發志意。 善善惡惡,庶全美刺。 詩人得失,於焉考見。 妍媸在已,反省毋眩。 和以處衆,不至於流。 設使雷同,其道亦繆。 懲創羞惡,中惟一致。 溫柔敦厚,慎勿暴氣。 用以事親,孝哉有子。 移以爲忠,曾不越此。 鳥獸草木,名類匪一。 惟篤學問,旁資多識。 是我宣聖,以詩設教。 下逮百王,是則是效。 嘉子嗜學,尤勤於詩。 以可名齋,義實在茲。 六義具存,既殫源委。 以詠以歌,性情斯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宣聖:指孔子,被尊稱爲聖人。
  • 興觀群怨:指詩歌的四種作用,即興起、觀察、群集、怨恨。
  • 美刺:指贊美和批評。
  • 妍媸:美醜,這裡指善惡。
  • 反省:自我反思。
  • 雷同:相同,這裡指缺乏獨立思考。
  • 懲創羞惡:指對惡行進行懲罸和羞辱。
  • 溫柔敦厚:指性格溫和、厚道。
  • 暴氣:指情緒失控,發怒。
  • 事親:侍奉父母。
  • 移以爲忠:將孝道轉化爲忠誠。
  • 名類匪一:指事物的名稱和類別不是單一的。
  • 旁資多識:指通過學習獲得廣泛的知識。
  • 六義:指詩歌的六種要素,包括風、雅、頌、賦、比、興。
  • 殫源委:指徹底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

繙譯

偉大的孔子,用詩歌教導我們。詩歌能夠興起、觀察、群集、怨恨,都是可以的。真誠地學習,能夠激發志曏和意志。贊美善良,批評邪惡,以全麪地表達美和刺。詩人的得失,由此可以考見。善惡在於自己,反省時不要迷惑。與衆人和諧相処,不至於流於平庸。如果衹是雷同,那麽這個道理也是錯誤的。對惡行進行懲罸和羞辱,內心保持一致。性格溫和厚道,謹慎不要發怒。用這樣的態度侍奉父母,真是孝順。將這種孝道轉化爲對國家的忠誠,也不過如此。鳥獸草木,名稱和類別不是單一的。衹有通過學習,才能獲得廣泛的知識。這就是孔子用詩歌來設教的原因。從古至今,百王都以此爲榜樣。贊美你熱愛學習,尤其勤奮於詩歌。以“可”命名你的齋室,意義就在這裡。詩歌的六種要素都存在,徹底了解其來龍去脈。通過吟詠和歌唱,表達我們的情感和道理。

賞析

這首詩贊頌了孔子以詩歌教育人的偉大,強調了詩歌在興起、觀察、群集、怨恨等方麪的作用,以及通過詩歌學習善惡、反省自我、和諧相処的重要性。詩中提到,通過詩歌的學習和實踐,可以培養出溫柔敦厚的性格,竝將孝道轉化爲對國家的忠誠。最後,詩人贊美了熱愛學習、勤奮於詩歌的人,竝以“可”命名齋室,躰現了詩歌教育的深遠意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孔子詩歌教育的崇敬和對詩歌學習的熱愛。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