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鎮古木竹石

雲林子,外生死,解內敬,爲天使。帶經而鋤倦即休,亦復拈筆爲林丘。 樹枝鱗皴崖石幽,若有人兮在空谷。招之不來兮,雲慘瘁以令人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林子:指倪瓚,元代畫家,號雲林子。
  • 外生死:超脫於生死之外,指對生死看得很淡。
  • 解內敬:解除內心的敬重,指不拘泥於形式上的尊敬。
  • 天使:天意使然,指順應天意。
  • 帶經而耡:帶著經書去耕作,形容邊耕作邊學習。
  • 倦即休:疲倦了就休息。
  • 拈筆:拿起筆。
  • 鱗皴:形容樹皮或巖石的紋理像魚鱗一樣。
  • 若有人兮:倣彿有人啊。
  • 慘瘁:憔悴,形容雲彩的淒慘。

繙譯

雲林子倪瓚,超脫於生死之外,解除內心的敬重,順應天意而行。他帶著經書去耕作,疲倦了就休息,也會拿起筆來描繪林中的山丘。樹枝的紋理和幽深的崖石,倣彿有人在空穀中。招之不來,雲彩淒慘,令人感到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代畫家倪瓚的生活態度和藝術創作。通過“外生死”、“解內敬”等詞語,展現了倪瓚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心態。詩中“帶經而耡倦即休,亦複拈筆爲林丘”生動地表現了他邊耕作邊學習,閑暇之餘又投身於藝術創作的生活場景。後兩句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以雲彩的淒慘來象征倪瓚內心的孤寂與憂愁,表達了對這位藝術家深沉的敬意和同情。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