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徑有警紆道陟崇而行
叱馭上險巇,披葺入菑翳。
向來輕車路,豺虎有吞噬。
王事何能安,勞形心孔悸。
前登崖壁峻,下陟石路細。
羸馬付僕伕,蹉跌憂困弊。
蛇蟠尚迴轉,猱度姑少憩。
梯凳跡暫離,荊棘牽衣袂。
出山見樵牧,相見如相慰。
及茲履康莊,巔崖憫勞瘁。
平山方寸地,坦坦無拘繫。
艱難有時遭,澆漓嗟季世。
人心甚太行,所遇尤可畏。
念此夜達晨,歸田宜早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叱馭(chì yù):大聲呵斥駕馭。
- 險巇(xiǎn xī):險峻的山路。
- 菑翳(zī yì):茂密的草木。
- 豺虎:比喻兇惡的人或勢力。
- 悸(jì):因害怕而心跳加速。
- 羸馬(léi mǎ):瘦弱的馬。
- 蹉跌(cuō diē):跌倒,比喻失敗或挫折。
- 蛇蟠(shé pán):像蛇一樣盤繞。
- 猱度(náo dù):像猿猴一樣攀爬。
- 樵牧(qiáo mù):打柴和放牧的人。
- 澆漓(jiāo lí):指社會風氣浮薄,不淳樸。
- 季世(jì shì):末世,指衰敗時期。
- 太行(tài háng):山名,比喻艱難險阻。
翻譯
大聲呵斥着駕馭馬匹上險峻的山路,穿過茂密的草木。往常輕鬆的道路,現在卻有豺狼虎豹潛伏,隨時可能吞噬行人。王家的差事怎能安心,勞心勞力讓我心驚膽戰。前方的崖壁陡峭,下坡的石路細小。將瘦弱的馬交給僕人,擔心跌倒和疲憊。像蛇一樣盤繞的路線還需迴轉,像猿猴一樣攀爬時只能稍作休息。暫時離開梯子和凳子,荊棘牽扯着衣袖。走出山林見到打柴放牧的人,相見時彷彿彼此安慰。到了平坦的地方,才感到從巔崖下來的勞苦。平坦的山地雖小,卻坦蕩無拘無束。艱難有時會遭遇,社會風氣浮薄,感嘆末世的衰敗。人心比太行山還要險惡,所遇到的尤其可怕。想到這些,從夜晚到清晨,應該早點計劃歸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艱險與心境的轉變。通過對比往昔的輕鬆與現今的險阻,表達了作者對世道變遷的感慨和對歸隱田園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豺虎吞噬」、「羸馬蹉跌」等,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安寧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