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尚書夜山圖
高李風流仕西浙,共倚危樓望吳越。吳越江山千萬裏,高侯畫對中秋月。
生紙經營入董源,朦朧煙樹迷宮闕。玉露沈沈四泬寥,潮聲已息簫聲咽。
不寫思陵全盛時,空遺白塔堪愁絕。君不見王子猷,亦向山陰弄雪舟。
誰拈禿筆埽清遊,古今嘉致總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李:指高侯和李侯,具體人物不詳,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西浙:指浙江西部,古時稱浙江爲浙。
- 危樓:高樓。
- 吳越:古代國名,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高侯:指高李中的高姓人物。
- 生紙:未經漂白的紙,此處指畫紙。
- 董源:五代南唐畫家,以山水畫著稱。
-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宮闕:宮殿。
- 玉露:指秋露,因其晶瑩如玉,故稱。
- 泬寥:空曠清朗的樣子。
- 簫聲咽:簫聲低沉,形容夜晚的靜謐。
- 思陵:指南宋皇帝趙構的陵墓,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白塔:此處可能指思陵附近的建築。
- 王子猷: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以放達不羈著稱。
- 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 雪舟:指王子猷在雪夜乘舟訪戴逵的故事。
- 拈:用手指捏取。
- 禿筆:指用舊了的筆。
- 埽:同「掃」,此處指用筆作畫。
- 清遊:清雅的遊覽。
- 嘉致:美好的景緻。
- 悠悠:長久,遙遠。
翻譯
高李兩位風流人物曾在浙江西部任職,他們一同登上高樓,遠望吳越之地。吳越的山川景色綿延千萬裏,高侯在中秋之夜對着明月作畫。
他用未經漂白的紙張,借鑑董源的畫風,畫出了煙霧朦朧中的樹木和宮殿。秋露晶瑩,夜空清朗,潮水聲已停歇,只有簫聲低沉。
他沒有描繪思陵全盛時期的景象,只留下了白塔,足以讓人感到無盡的愁思。就像王子猷,也曾乘着雪舟前往山陰,追求清雅的遊覽。
是誰用舊筆描繪了這古今傳頌的美好景緻?這些美好的景緻總是那麼遙遠而長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高李兩位文人在浙江西部共賞吳越美景的情景,通過高侯的畫作,展現了中秋夜的朦朧煙樹和宮闕,以及夜晚的靜謐與愁思。詩中融入了對歷史人物王子猷的回憶,以及對古今美好景緻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美景和人文歷史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畫作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歷史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