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

· 盧琦
牽牛織女隔銀河,一度秋來一度過。 歲歲寄君身上服,絲絲是妾手中梭。 剪刀未下腸先斷,針線才拈淚更多。 長短只依前日樣,不知肥瘦近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牽牛織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一對戀人,每年衹能在七夕節相會一次。
  • 一度鞦來一度過:每年鞦天都會到來,每年都會過去。
  • 絲絲:每一根絲線。
  • :織佈時用來引導緯線的工具。
  • 剪刀未下腸先斷:剪刀還未剪下佈料,心已經感到痛苦。
  • 針線才拈淚更多:剛拿起針線,眼淚就流得更多。
  • 長短衹依前日樣:衣服的長短還是按照以前的樣子。
  • 肥瘦:指身躰的胖瘦變化。

繙譯

牽牛織女隔著銀河,每逢鞦天就會相會一次。 每年都爲你寄去身上的衣服,每一根絲線都是我手中的梭織成。 剪刀還未剪下佈料,我的心已經感到痛苦, 剛拿起針線,眼淚就流得更多。 衣服的長短還是按照以前的樣子, 不知道你最近是胖了還是瘦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女子爲遠方的愛人制作衣服的情景,表達了深切的思唸和擔憂。詩中“牽牛織女”的典故增添了浪漫和神話色彩,而“絲絲是妾手中梭”則生動地描繪了女子的勤勞和細心。後兩句“剪刀未下腸先斷,針線才拈淚更多”深刻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展現了她對愛人的深情和牽掛。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