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嶧山
東方巨鎮宗岱宗,羣山列侍臣妾同。西南崛起一萬仞,卻立不屈如爭雄。
何年天星下天宮,墜地化作青芙蓉。
外如刻削中空同,閬風玄圃遙相通。我昔東遊訪青童,羣仙招我遊中峯。
悔不絕粒巢雲鬆,失身誤落塵網中。如今可望不可到,艤舟空羨冥飛鴻。
神仙可學事亦晚,安用屑屑悲秋蓬。吾聞嶧陽有孤桐,鳳皇鳴處朝陽紅。
安得斲爲寶琴獻天子,爲民解慍歌《南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嶧山:位於山東省鄒城市東南,又名鄒山、邾嶧山。
- 巨鎮:指大山,比喻其雄偉。
- 岱宗:泰山的別稱,古代以泰山爲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稱。
- 萬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爲八尺,形容山高。
- 青芙蓉:比喻山峰青翠如芙蓉花。
- 刻削:形容山峰陡峭如刀削。
- 空同:空曠而相似。
- 閬風玄圃:傳說中的仙境。
- 青童:仙童。
- 絕粒:斷絕糧食,指脩鍊成仙。
- 巢雲松:指隱居山林,與雲松爲伴。
- 塵網:塵世的羅網,比喻世俗的束縛。
- 艤舟:停船靠岸。
- 冥飛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曏。
- 鞦蓬:鞦天的蓬草,比喻飄泊不定的生活。
- 嶧陽孤桐:嶧山南坡的桐樹,傳說鳳凰非此桐不棲。
- 斲:砍削,這裡指制作。
- 寶琴:珍貴的琴。
- 解慍:消除怨恨。
- 《南風》:古代樂曲名,相傳爲虞舜所作,歌頌天下太平。
繙譯
東方的大山以泰山爲尊,群山環繞如同臣妾。西南方曏崛起一座萬仞高山,挺立不屈,倣彿在爭雄。不知何時天上的星星墜落凡間,化作青翠的芙蓉花。山峰陡峭如刀削,內部空曠相似,與傳說中的仙境遙相呼應。我曾東遊尋訪仙童,群仙邀請我遊歷中峰。悔恨沒有斷絕糧食隱居山林,卻誤落塵世的羅網。如今衹能遠望而無法到達,停船空羨高飛的鴻雁。神仙之事可學但已晚,何必悲歎飄泊不定的生活。我聽說嶧山南坡有孤桐,鳳凰鳴叫之処朝陽紅。希望能砍削制作成寶琴獻給天子,爲民消除怨恨,歌頌《南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嶧山的雄偉景象,通過比喻和誇張手法,展現了山的壯麗與神秘。詩中流露出對神仙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的厭倦,躰現了元代文人追求超脫世俗的情懷。結尾処表達了對民生的關切和對太平盛世的期盼,展現了詩人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