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
長沙客,寧食武昌魚。未覺故人疏。歸舟喚醒鄉關夢,賓筵容攬使君須。聽民謠,今五絝,昔無襦。
待留與南州談盛事,更恰好南樓逢老子。明月夜,古來無。江頭春草迷鸚鵡,幕中秋水映芙蕖。綠尊傾,紅袖舞,醉時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寧食:寧願吃。
- 武昌魚:指武昌地區產的魚,這裏用以代表武昌。
- 未覺:沒有感覺到。
- 故人疏:與故友疏遠。
- 歸舟:歸途中的船。
- 鄉關夢:關於家鄉的夢。
- 賓筵:宴請賓客的筵席。
- 使君須:使君(對地方官員的尊稱)的鬍鬚,這裏指與使君親近。
- 民謠:民間流傳的歌謠。
- 五絝:五條褲子,這裏指生活富裕。
- 無襦:沒有短衣,這裏指生活貧困。
- 南州:指南方的州郡。
- 盛事:重要的事情。
- 南樓逢老子:在南樓遇到老子(指年長者或重要人物)。
- 江頭春草迷鸚鵡:江邊的春草使鸚鵡迷失方向。
- 幕中秋水映芙蕖:帳幕中的秋水映照着荷花。
- 綠尊傾:綠色的酒杯傾倒,指飲酒。
- 紅袖舞:穿着紅袖的女子跳舞。
- 醉時扶:醉酒後互相扶持。
翻譯
作爲長沙的客人,我寧願吃武昌的魚。我沒有感覺到與故友疏遠。歸途中的船喚醒了我對家鄉的夢,宴席上我與使君親近。聽着民間的歌謠,現在生活富裕,過去卻貧困。
我期待與南州的人談論重要的事情,更恰巧在南樓遇到了重要人物。明月之夜,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江邊的春草使鸚鵡迷失方向,帳幕中的秋水映照着荷花。綠色的酒杯傾倒,穿着紅袖的女子跳舞,醉酒後我們互相扶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友情的珍視。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境遇,展現了生活的變遷。詩中描繪的明月、春草、秋水等自然景象,與宴席上的歡樂氛圍交相輝映,形成了獨特的意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