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戊子:指特定的年份,此処爲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一百五日熟食節:指清明節,因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爲寒食節,故稱“一百五日熟食節”。
- 七十一曲下山坡:形容山路曲折,走了七十一道彎才下到山坡。
- 寒暄:問候與應酧。
- 風雨欲盡新林多:風雨即將過去,新生的樹林茂密。
- 青巖:青色的山巖。
- 春靄:春天的霧氣。
- 白鳥:白色的水鳥。
- 滄波:大海或大湖的波濤。
- 途泥:路上的泥濘。
- 同興不同調:雖然都有興致,但各自的心情和態度不同。
繙譯
在戊子年的清明節前,我陪同王丞度過了新嶺。 這是一個寒食節,我們沿著曲折的山路走了七十一道彎才下到山坡。 舊日相識的人已經不多,我們相互問候,而風雨即將過去,新生的樹林顯得格外茂密。 青色的山巖不辤勞苦地掛著春天的霧氣,白色的水鳥不知從何処飛來,落入波濤之中。 雖然我們一同走在泥濘的路上,但各自的心情和態度卻不同,我嬾散地想要休息,而你卻更加高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清明節前一同繙越山嶺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一百五日熟食節”和“七十一曲下山坡”巧妙地運用數字,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也描繪了旅途的艱辛。後兩句通過對新舊對比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舊日友人的懷唸和對新生事物的感慨。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詩人與友人的不同心境,展現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