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精舍得本字

四山翛翛風日暖,白髮看花惜春晚。 當時衰草牧羊坡,今日池臺紅霧滿。 最憐幽篁手所植,兒戲成業亦千本。 舊遊聚散萬事拙,客夢悲歡百年短。 荒涼處處經戰馬,寒食家家澆祭碗。 隃知地下不識醉,祇合生前尋酒伴。 蒼苔白石堪枕籍,野鳥清溪自弦管。 同遊飄揚正捷步,老我摧頹甘負眼。 風牀溽暑新候濁,江樹飛雲故人遠。 出城少事幸縱恣,賭令爭歡君莫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風聲。
  •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 兒戲:比喻輕率不認真或不嚴肅的態度。
  • 本:這裏指竹子的數量單位,相當於「株」或「棵」。
  • 隃(yú):通「逾」,超過,越過。
  • 枕籍(jí):枕着書籍,形容沉醉於書本。
  • 溽(rù)暑:潮溼悶熱的夏天。
  • 賭令:古代一種遊戲,類似於現在的猜拳。

翻譯

四周山巒間風聲呼嘯,陽光溫暖,我這白髮老人賞花,惋惜春光將盡。昔日這裏曾是牧羊的荒坡,如今已變成池臺,紅霧繚繞。我親手種植的幽深竹林,當初只是兒戲,現在已成林立千株。舊日遊伴聚散無常,世間萬事皆顯笨拙,客居他鄉,夢中悲歡,百年光陰轉瞬即逝。戰馬踏過的荒涼之地,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在祭奠。誰能知道地下亡魂是否識得醉意,只應在生前尋找酒伴。蒼苔覆蓋的白石可作枕,野鳥在清澈的溪流旁自由歌唱。同遊者正步履輕快,而我這老者卻頹然自愧,視力不佳。潮溼悶熱的夏日新氣象,江邊樹木上飛雲,故人已遠。出城少事,只願放縱恣意,賭令爭歡,君莫偷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春日裏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舊日遊伴的懷念。詩中「幽篁手所植,兒戲成業亦千本」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生命的堅韌。後文通過對戰亂和寒食節的描寫,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人們的哀思。最後,作者以放縱恣意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現實的超然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