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仁壽宮前,豳風亭畔,帝社壇東。正晴日高天,煙銷霧斂,遠山秋水,擁翠涵空。玉帶金貂,麟袍繡蟒,咫尺丹霄扈六龍。鎮日裏,珍羞絡繹,天語從容。
底須駕鶴崆峒。又何必、尋仙海上峯。念際會風雲,身都將相,一時文武,總是英雄。愧我迂疏,豈堪疇伍,自分長辭紫閣中。卻誰料,今朝一笑,還共諸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豳風:古代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西南。
帝社:古代祭祀帝王的場所。
玉帶金貂:指華麗的服飾。
麟袍繡蟒:指華麗的服飾。
丹霄:指高空。
扈六龍:指跟隨六龍。
珍羞:珍貴的美味。
駕鶴崆峒:指乘鶴到崆峒山,傳說中的仙山。
尋仙海上峯:指尋找仙人的海上山峯。
迂疏:形容自己迂腐。
疇伍:指平凡的人。
紫閣:指皇宮中的殿堂。
諸公:指衆多官員。
翻譯
在仁壽宮前,豳風亭旁,帝社壇東。天氣晴朗,陽光高照,煙霧散去,遠處的山巒和秋水,映襯着藍天白雲。身着華麗的服飾,佩戴着珍貴的飾物,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整日裏,美食佳餚不斷,談笑自若。
何必要乘鶴去崆峒山呢?又何必在海上尋找仙人的山峯呢?想到將來會有風雲變幻,自己或許會成爲一方之主,文臣武將齊聚一堂,都是英雄豪傑。我感到自己迂腐無趣,怎麼能與這些偉大的人物相提並論呢?自知無法長久留在皇宮中。卻沒想到,今天笑談之間,與衆多官員共同歡聚一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華麗壯麗的場景,描繪了古代宮廷中的繁華景象和官員們的生活狀態。詩人表達了對自身的矛盾心情,既有對功名利祿的嚮往,又有對自身平凡的認知,最終以與衆多官員共同歡聚一堂作爲結尾,展現了一種豁達與平和。

夏言
明廣信府貴溪人,字公謹,號桂洲。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歷兵科都給事中,以議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禮部尚書。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七年冬,繼李時爲首輔,極受世宗寵眷。二十年,爲禮部尚書嚴嵩、武定侯郭勳所間,罷。不久,復召入閣,然恩眷不及從前。二十一年,爲嚴嵩所擠,以“欺謗君上”罷。二十四年復原官。時嚴嵩爲首輔,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顧嵩。未幾,河套議起,言力贊曾銑復河套,爲嚴嵩所攻,被殺。有《賜閒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滿江紅 · 次東坡韻,題嚴陵釣臺 》 —— [ 明 ] 夏言
- 《 鵲橋仙 · 中秋白鷗園賞月,次陳大尹三首 》 —— [ 明 ] 夏言
- 《 凤栖梧 寿母舅直斋先生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十八 和欧阳韵一十六阕 》 —— [ 明 ] 夏言
- 《 桂枝香次荊公韻,送費鍾石少宰之南都 》 —— [ 明 ] 夏言
- 《 沁園春 · 港口別方思道二闋 》 —— [ 明 ] 夏言
- 《 大江東去和東坡韻病起閒述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四 次韵答李蒲汀四阕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