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學諸僚宴集

藝苑開三徑,閒僚散竹林。 絃歌一以暇,春服共相尋。 薄採漪皇澤,臨風款道襟。 高梧無雜蔓,呦鹿有佳音。 藉草時傾酒,披衣或鼓琴。 何妨慚點也,吾醉獨狂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學:古代學校名,專門培養官員的學府。
  • (liáo):指同僚,同事。
  • 竹林:指竹林之間。
  • 絃歌:指琴聲和歌聲。
  • (xiá):空閒。
  • 春服:春天的服飾。
  • 薄採漪皇澤:指淺採取皇家的恩澤。
  • 款道襟:指端莊的態度。
  • 高梧:高大的梧桐樹。
  • 雜蔓:指雜草。
  • 呦鹿:指鹿鳴。
  • 藉草:指倚靠在草地上。
  • 慚點:指有些羞愧。
  • 狂吟:狂放地吟誦。

翻譯

在太學的同僚們聚集在一起, 藝術園地中有三條小徑,閒暇時同僚們散步在竹林中。 琴聲和歌聲交織,大家穿着春天的服飾互相尋找。 淺淺地感受皇家的恩澤,迎風顯得端莊。 高大的梧桐樹上沒有雜草纏繞,鹿鳴聲悠揚。 倚靠在草地上時斟酒,或者披衣彈琴。 有些許羞愧又何妨,我醉酒獨自狂放地吟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太學中同僚們在春日裏聚會的場景,展現了他們在藝術園地中散步、歌唱、彈琴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竹林、梧桐樹、鹿鳴等,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描繪同僚們的歡聚場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藝術的熱愛,展現了一種恬靜、優美的生活態度。

徐禎卿

徐禎卿

明吳縣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貶國子博士。少精文理,長稱文雄,詩甲海內,名滿士林。躋身江東三才子、吳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談藝錄》等。 ► 2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