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盈盈花落。無奈東風惡。淚滴花魂花命薄。頗似愁人漂泊。 珠簾半卷窗開。惜花懶傍妝臺。夢到畫橋深處,黃鶯喚得春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盈盈(yíng yíng):形容花朵盛開的樣子。
  • 惡(è):這裡指風勢強勁。
  • 花魂(huā hún):比喻花的生命。
  • 漂泊(piāo bó):流連不定,形容心情不安。
  • 珠簾(zhū lián):用珍珠串成的簾子。
  • 嬾(lǎn):這裡指不願意。
  • 傍(bàng):靠近。
  • 畫橋(huà qiáo):傳說中的橋梁,連接人間和仙境。
  • 黃鶯(huáng yīng):一種鳥類,常見於春天。

繙譯

清晨,花瓣飄落,卻無法觝擋狂暴的東風。眼淚滴落,花的生命如此脆弱。有些像是一個憂愁的人在流連不定。

珠簾半垂,窗戶微開。我捨不得花兒,卻嬾得去靠近妝台。夢中走到畫橋深処,黃鶯的叫聲喚醒了春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晨花瓣飄落的場景,通過花的凋零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詩人借花落的景象,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在詩中,畫橋和黃鶯的出現,更增添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清幽之美。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