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服

投筆新從定遠侯,登壇誓飲月氏頭。 蓮花劍淬胡霜重,柳葉衣輕漢月秋。 勵志雞鳴思擊楫,驚心魚服愧同舟。 一身湖海茫茫恨,縞素秦庭矢報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定遠侯:古代官職名,指定遠郡的侯爵。
  • 蓮花劍:古代名劍,傳說中的一種寶劍。
  • 胡霜:指北方的霜雪。
  • 漢月:指中原地區的月亮。
  • (jí):划船用的槳。
  • 魚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奇服飾,能讓人在水中自如遊動。
  • 縞素:白色的細布。
  • 秦庭:指秦朝的宮廷。

翻譯

放下文筆,我新近受封爲定遠侯,登上祭壇,發誓要喝下月氏頭的酒。手持蓮花劍,經過胡地的霜雪磨礪,身披輕盈如柳葉的漢地秋月衣。早晨雞鳴時振奮志向,心中驚訝魚服的神奇,感到慚愧與同舟者。身處湖海之間,心中充滿遙遠的怨恨,白色細布衣裳下隱藏着向秦朝宮廷復仇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代官員投筆從軍的場景,表現了他的雄心壯志和對復仇的決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蓮花劍、胡霜、漢月等,展現了作者對於古代文化和傳說的深刻理解。整體氛圍莊嚴肅穆,表達了對於正義和復仇的追求,展現了古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堅定信念。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